八
江铭雪望着正在登船的全副美式装备的新1军,感到分外的自豪。这支英姿勃勃的军队,把仪容看的十分重要,什么时候都是军人的楷模。就连平时行军走路都像是阅兵一样。这就是这支军队的特点,也是让百姓和官兵都觉得更像正规军的原因。
江铭雪将率领一个先遣营开赴北方,他们是新1军第一批开赴北方的部队,为后续部队的开进做准备。
军舰犁开波浪,水花向两侧翻滚。
江铭雪站在舰桥上,眺望着那渐渐远去的码头、楼房,鱼贯而行的兵舰在汽笛声中,渐渐融入到海天一色的大海中。微微感到了一些惆怅,说不出是为了什么。突然间,那种兴奋和激动已经不在胸间了。
海风微拂,海浪缓缓涌动。士兵们毫无聊赖地徜徉于兵舰上。
“听说东北的冬天非常冷,在外面呆上一会儿,用手摸摸耳朵,耳朵就会掉下来。”
“哪里会,冷倒是真的。不过是干冷,而且家里会很暖和。不像你们南方,潮气太重,总觉得湿漉漉的,感觉比东北还冷。”江铭雪面带微笑。
“团座,会打仗吗?听说共产党的武装已经进入东北了。”
“应该会吧!也可能不会,国共正考虑和谈。”
“要打起来,作为盟军的苏联人会帮共产党还是帮我们?”
“谁帮我们也不怕。有选择吗?”
“我们是军人,军人没有选择。过去打日寇,那是民族大义,弟兄们马革裹尸,也死得其所。现在,我们要将战争的车轮碾向自己的同胞,与曾经并肩抗日的另一个政党势力血肉横飞,弯子太急了吧!”一个军官插话道。
“一个国家,只应该有一个领袖。我认为三民主义是当前中国的最好选择。那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是不会思考主义和中国的未来的。他们所在乎的只是共产党能分给他们的一亩三分地而已。为了国家的将来,军队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江铭雪的眼神中流露出激动和坚毅。
沉寂,谁也不在说话,兵舰冲击海浪那单调的“哗哗”声中,偶尔有海鸟掠过海面时发出的鸣叫声。
这时,舰首上忽然传来一个高唱军歌的男音,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危重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接着更多的和唱声响起。唱歌的声音越来越大。士兵们用战靴轻轻击打者甲板和着歌声。船舱里的士兵也纷纷走出来或站在窗前,肃然而立,慷慨而歌。
这是新1军的军歌,每当唱起这首新1军的军歌,总感到有一种奇异的力量使他充满感动。也许在许多人的眼里,新1军是天之骄子,嫡系中的嫡系。然而,江铭雪却非常感慨,在国民党内部派系的倾轧中,新1军同样也是艰难立身的。
日军占领东北后,在他奔走呼号无望和无奈中,他想到了选择从军入伍。那时,适逢一二?八淞沪会战打响,他义无返顾地投身与战地,虽然他不是军人,但一样运送弹药,救护伤员,在血与火的战地上毫无退缩。他亲眼目睹了税警4团在苏州河的英勇善战,为税警4团的慷慨男儿,为孙立人团长所深深折服。在他的强烈请求下,成为了税警4团的一名战士。
然而,好景不长,战斗中,孙立人将军身负重伤。战役刚刚结束,税警4团就被胡宗南吞并,全团士气和凝聚力都受到了打击。
当伤愈归来的孙立人将军于百般无奈中,只得在贵州都均重新树旗时,被兼并的税警4团已经驻扎到了西安。他同许多税警4团的骨干一样,放弃了眼前的利益,离开部队,从西安千里迢迢,一路寻来,重归老团长孙立人麾下。那时,虽然他并不太了解孙立人将军,但看到许多老部下如此敬重钦佩,人心如此齐整,使他确信跟这样一个人是不会错的。
在贵州都均,他们勤奋训练。军政部曾以他们不是陆军为由,不得招兵。经多方活动才在云南龙云的帮助下募得兵员,真是创业艰难。在这支队伍里,有许多留学归来的军人,孙立人将军本人也曾在弗几尼亚军校求学。与他们朝夕相处进步很快。自己的基本素质不错,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文化知识。他很快脱颖而出,同时,这支队伍朝气蓬勃,充满凝聚力,也充满正义感。与自己见过的那些军队确实有些不一样。
后来,被划归到远征军时,部队又被戴笠吞并去一半。他们几个团被划归到66军作战序列中,初到张珍的66军时,像外来户一样又被歧视。从东北流亡开始,他见过许多与他一样满腔热情,充满报国之志的热血男儿,当外虏入侵,民族危亡时,同样会甘撒热血于春秋。而他的经历经常使他感到,一腔热情衷心报国有时也很艰难。
直到他们血战仁安羌时救出了英国人时,令一贯骄横的英国人也充满敬意。那一仗以惨烈彰显了中国军人的军威;当他们衣衫褴褛的兵败蓝姆珈时,那依旧朝气澎湃的军容,那种坚不可摧的精神状态令盟军不得不另眼看待;而反攻缅甸时,一路挥戈披靡时,更是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新1军新能有今天,是靠将士们血沃疆场,马革裹尸换来得,靠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才凝聚出卓巨的战绩功勋。每一步的艰辛仿佛从眼前掠过……
军歌声中,不觉已然热泪溢淌,身受感染的江铭雪也挺直了身躯,并用手敬礼于额前,面向下面的士兵们,大声而歌。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战斗在这样一个充满荣誉感的军队里,那骄人的战绩令每一个军人,每一个士兵都满怀自豪。而这种自豪是靠更多的军人用意志、鲜血和枪炮来写就的。解围仁安羌时,视死如归的气势创造了令英国军队汗颜的战绩;初入印度时,衣衫蓝缕的新1军从未曾在精神上输给盟军。他们可以为自己的祖国去舍生取义,也可以为身边的战友慷慨赴死。
远征缅甸期间,他与新1军承受过太多的痛楚与鲜血,然而时时刻刻,他都相信身后是四万万同胞的摇旗呐喊,有无数家庭在倾家荡产的支援。那时,新1军从来没有缺乏勇气,从来没有缺乏必胜的信念,更不缺乏视死如归的慷慨。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余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记得远征缅甸,在战场上在初次失利后,他清醒的感到,那残留在远古的战争理念和逻辑常识在日军的高科技面前的苍白无力。日军的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及战役战术理念已有了可怕的差距。五千年文化的天朝大国自居,无视身边强敌的崛起,还抱着祖宗辉煌做着千秋大梦时,战争也让世人猛醒。
新1军从不缺乏勇气,但在拥有强大科技武器和训练有素的日本武士前却是不堪一击,直到兰姆伽训练营的脱胎换骨。素来注重民族正气的孙将军更是将岳飞、文天祥作为军队的精神楷模,即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下级士兵,也在军中“鹰洋剧社”排演的王佐断臂、岳飞抗金等剧目的熏陶下,充满民族正义感。
新1军变了,不仅在装备上,这是按照“孙氏操典”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军容严整,举止规范,战术精良,战术素养较高,作战计划缜密,各部队、各兵种协调一致,不作无备之战,进攻时行云流水,如水银泻地。长于迂回穿插,避实击虚,善于寻敌的弱点,一剑封喉,是一支技术含量很高的部队。他们有一股柔中带钢的韧劲和机敏灵活的巧劲,如同一把精巧锋利的钢锯,进退间轻松将敌分割包围。
相对于新6军那种狂飙激进,大刀阔斧,战术略有些毛躁,训练略显粗糙的军队,他更喜欢自己的部队。江铭雪这些年的战火经历,更觉得中国军队绝对不输于任何一国军队。日军强,在于装备好,训练严格。初期,一个大队就可以追着几个团跑,骄横的不可一世。可后来,在美械装备、刻苦训练的新1军前,不也是丝毫没有优势可言么。美军强,但如同使用同样装备的话,未必比中国军队强。中国输在国力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才遭人欺凌。他盼望着国家的迅速强大与发展,他不希望同胞之间再燃战火,他也同样自己能为这个国家的建设顷尽全力。
同船的船员和其他部队的士兵充满敬意和羡慕的看着新1军。
兵舰的后面掀起阵阵白色的浪花和泡沫。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